黃金水道是指貨動量居世界各河首位的水道。萊茵河是德國最重要的河流,是德國的“黃金水道”。美國黃金水道是密西西比河。以及還未正式使用的北極航道。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是橫貫我國東西的水運大動脈,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1]
。
- 中文名
- 黃金水道
- 含 義
- 貨動量居世界各河首位
- 具 體
- 萊茵河
- 特 點
- 美國黃金水道是密西西比河
黃金水道簡介
編輯各國有各國的黃金水道
萊茵河是德國最重要的河流,是德國的“黃金水道”。
美國黃金水道是密西西比河。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干流全長6397公里(以沱沱河為源),一般稱6300公里。流域總面積一百八十余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約九千六百余億立方米。以干流長度和入海水量論,長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長江的最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邊境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與長江南源當曲回合后稱通天河;南流到玉樹縣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賓市間稱金沙江;宜賓以下始稱長江,揚州以下舊稱揚子江。長江流經(jīng)西藏、四川、重慶、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市區(qū),在上海市注入東海。有雅礱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青弋江和黃浦江等支流。在江蘇省鎮(zhèn)江市同京杭大運河相交。
長江流域是中國人口密集經(jīng)濟繁榮的地區(qū),沿江重要城市有重慶、武漢、南京、上海。
長江可供開發(fā)的水能總量達二億千瓦,是中國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長江干流通航里程達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世界大河之一,干流全長六千三百多公里,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側(cè)(北緯33°28′,東經(jīng)91°08′)。干流流經(jīng)青、藏、 川、滇、 鄂、湘、贛、皖、蘇、滬10省、市、自治區(qū),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公里(若以當曲為源頭,長江全長應為6403公里),居世界第3位。流域介于北緯24°30′~35°45′,東經(jīng)90°33′~112°25′,面積180余萬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年均入海水量達1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時簡稱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長江之稱。
干流概況 長江干流各段名稱不一:源頭至當曲口(藏語稱河為“曲”)稱沱沱河,為長江正源,長358公里;當曲口至青海省玉樹縣境的巴塘河口,稱通天河,長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賓岷江口,稱金沙江,長2308公里;宜賓岷江口至長江入???/a>,約2800余公里,通稱長江,其中宜賓至湖北省宜昌間稱“川江”(奉節(jié)至宜昌間的三峽河段又有“峽江”之稱),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磯間稱荊江,江蘇省揚州、鎮(zhèn)江以下又稱揚子江。 流域內(nèi)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10.4%。
長江支流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有48條;5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礱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和贛江等9條。其中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超過10萬平方公里,以嘉陵江流域面積最大,約16萬平方公里。
長江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與唐古拉山脈間,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西南側(cè)。這里冰川廣布,冰雪融水就是長江的源頭。從江源到人海口,可分為三大段。四川宜賓以上為上游;宜賓至湖北宜昌為中游;宜昌以下為下游。上游段約長三千五百公里,楚瑪爾河是長江的北源;木魯烏蘇河是長江的南源,流程較長,水量也較多,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其最長支流沱沱河應為長江的正源。自當曲河口到青海玉樹一段稱通天河,長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較寬,水流舒緩。自玉樹到宜賓稱為金沙江,古稱麗水,從北向南流,穿過橫斷山脈,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東北入四川盆地,在宜賓與岷江匯合,全長二千三百公里。自宜賓以下才稱長江。 中游段約長一千公里,因流經(jīng)四川盆地,故俗稱川江。從宜賓到重慶,河道頗曲折。自奉節(jié)白帝山到宜昌南津關(guān)一段,江水穿過四川與湖北邊境山區(qū)的大峽谷地帶,自西至東有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統(tǒng)稱三峽,全長二百零四公里,灘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稱為長江天險。 下游段約長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緩慢,江面寬闊,一般都超過二公里,最窄處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磯一段,古稱荊江,素有「九曲回腸」之稱。由于流速緩慢,泥沙淤積多,每當汛期來臨,極易造成潰堤泛濫災害,自古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從宜昌到蕪湖一段,兩岸湖泊極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陽湖最大。洞庭湖是長江的天然水庫。江水入江蘇后,因受山勢所阻,向東北繞過寧鎮(zhèn)山地。自鎮(zhèn)江以下,折向束南,進入三角洲地區(qū),地勢平坦,湖泊星羅棋布,水道交織似網(wǎng),一片水鄉(xiāng)澤國景象。江口竟寬達八十公里,呈現(xiàn)江海相連的壯觀景色。 長江兩岸多名山大澤,風光秀麗,有許多游覽勝地。由于流程長,流域廣,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國」,下游多「魚米之鄉(xiāng)」,物產(chǎn)豐富。中華民族的搖籃雖在黃河流域,但據(jù)史載,周武王滅殷后,領(lǐng)域南達長江流域,此后黃河、長江兩流域便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發(fā)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慶、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yè)城市。兩岸有許多名勝古跡,是了解中國歷史的珍貴資料,還有不少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學的寶貴遺產(chǎn)。 長江干支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南方橫貫東西、縱連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動脈,航道總長八萬多公里。萬噸級輪船可達南京,三千噸級可抵達漢口,一千噸級可至重慶,五百噸級可通宜賓。
黃金水道我國情況
編輯黃金水道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nóng)業(yè)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于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于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nóng)業(yè)發(fā)達,土地墾殖指數(shù)高(上海62.1%,江蘇45.6%),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chǎn)基地。盛產(chǎn)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苧麻、黃麻等。河汊縱橫交錯,湖蕩星羅棋布,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相當于平原面積10%。兩湖平原上,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diào)節(jié)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chǎn)魚、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產(chǎn)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xiāng)。是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主要工業(yè)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重要的工業(yè)基地。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wǎng)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都很發(fā)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加上其無數(shù)支流,構(gòu)成一龐大水道網(wǎng)。
黃金水道長江三角洲
中國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和上海市東南部、浙江省東北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頂點在鎮(zhèn)江市、揚州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縣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穩(wěn)定后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到距今約2000年時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隨長江主流向東南延伸與錢塘江口沙嘴相連,泥沙繼續(xù)堆積,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蕩棋布,向有水鄉(xiāng)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nóng)業(yè)產(chǎn)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蠶絲、魚蝦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qū)之一。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zhèn),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zhèn)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yè)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mào)港口,蘇州、無錫等是風景游覽地和新興的工業(yè)城市。
黃金水道長江水能資源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河流長度僅次于尼羅河與亞馬孫河,入海水量僅次于亞馬孫河與剛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長江流域面積180.7萬平方千米。上游多流經(jīng)高山峽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米。干支流水能資源蘊藏量共約2.68億千瓦,其中可能開發(fā)1.97億千瓦,年發(fā)電量約1萬億千瓦時。至1990年止,全流域已建、在建水電站裝機共1170萬千瓦以上,其中葛洲壩水電站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是中國最大的水電站。規(guī)劃中的三峽水電站裝機1768萬千瓦。其他可供開發(fā)的較大型水電站有金沙江向家壩(460萬千瓦),雅礱江的錦屏(300萬千瓦),大渡河的瀑布溝(280萬千瓦)等。
黃金水道建長江黃金水道
2011年7月14日,由交通運輸部與沿江9省(市)政府共同協(xié)商制定的《“十二五”長江方案》正式對外發(fā)布,該方案明確,到2015年,要基本完成《長江干線航道總體規(guī)劃綱要》中提出的“2020年主要建設(shè)任務”,將黃金水道的建設(shè)周期再向前推進五年。 《方案》同時也明確了國家在“十二五”期間投入長江黃金水道建設(shè)的資金不低于360億元。有業(yè)內(nèi)專家預計,“十二五”期間,整個長江黃金水道建設(shè)資金的需求規(guī)模將超過1500億元,這些資金將主要用于長江干線航道、重要支流航道、支持保障系統(tǒng)和中西部地區(qū)公用碼頭等公共基礎(chǔ)設(shè)施的建設(shè)。
和往常的投入不同的是,這一次不僅僅是疏浚一條河,而是建設(shè)包括長江、內(nèi)河、大壩等完善水上高速公路系統(tǒng),并進而促進整個沿長江地區(qū)整體發(fā)展。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為了“黃金水道”發(fā)揮“黃金”作用 .中國政協(xié)新聞網(wǎng)[引用日期2017-01-11]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