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峰山,位于北戴河海濱風景區(qū)西部,因狀似蓮蓬,故又名蓮蓬山。其傍海東西橫列5公里多,恰似大海的錦繡屏風。聯(lián)峰山山巒俊秀,林深谷幽,奇石怪洞,比比皆是。各式樓房別墅,掩映在松濤之中,別有情趣。
北戴河聯(lián)峰山景區(qū)2019年初被評定為AAAA級景區(qū)。
- 中文名
- 聯(lián)峰山
- 主要景點
- 望海亭、蓮花石等
- 別 稱
- 蓮蓬山
- 最高峰
- 東聯(lián)峰山
- 海 拔
- 153米
- 所在地區(qū)
- 河北省秦皇島市
- 門票價格
- 23元
- 建議游玩時長
- 3-4小時
- 適宜游玩季節(jié)
- 最佳旅游季節(jié)為5~10月
聯(lián)峰山地理環(huán)境
編輯1 919年,“公益會”曾在此修建蓮花石公園,修路、筑橋、置景。民國年間號稱的“海濱二十四景”中有二十處就在這里。聯(lián)峰山景區(qū),山海相映,花木繁茂,幽雅恬靜。如詩如畫。古今游人,多有吟詠。清代商邱葷作《海上雜詩》云:千里惟遵諸,連峰不見山。
整座蓮蓬山,松林如海,濃翠欲滴,一棟棟別墅掩映在綠陰叢中,別有情趣。清人在《蓮蓬山觀海歌》中寫道:"海濱有嶺號蓮蓬,懸崖削就金芙蓉。海光山勢相爭雄,怒濤隱隱凌太空。"山上有一石,形若蓮花,亭亭玉立,取名蓮花石。民國初年,這里辟為蓮花石公園,現(xiàn)仍存公園碑記。
山上還有觀音寺,寺前甬道兩旁,整齊排列幾十株白皮松。寺內有正殿、配殿和禪房。寺附近有一鐘亭,亭內懸掛著明嘉靖年間所鑄的銅鐘,是由北京移來的文物。西蓮蓬山,距東蓮蓬山1.5公里,景點有對語石、韋馱石、海眼、通天洞、駱駝石等。對語石為雙石峭立,一高一低,緊密相連,宛如兩人竊竊私語。又因兩石間隙極窄,僅能容一人側身通過,所以又稱劍峽。整個聯(lián)峰山景區(qū),山海相映,花木繁茂,幽雅恬靜,如詩如畫,令人流連忘返。
聯(lián)峰山自然資源
編輯聯(lián)峰山公園聯(lián)峰山公園,又稱蓮蓬山公園。位于北戴河海濱中心偏西,傍海東西橫列5公里, 聯(lián)峰山有東聯(lián)峰山、中聯(lián)峰山、西聯(lián)峰山之分。此山于1919年就建成了北戴河最大的森林公園,以登山攬勝、林中探幽為特點,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保存完好。園內有三座松林覆蓋的山峰,因山勢聯(lián)綴固有聯(lián)峰之稱,遠視又似蓮蓬,亦稱為蓮蓬山。最高峰東聯(lián)峰山海拔153米,是北戴河的制高點。游人觀景登高主要以東聯(lián)峰山為主。山頂建有望海亭,登亭遠眺,北戴河海濱的秀麗風光盡收眼底……。聯(lián)峰山山巒俊秀,林深谷幽,奇石怪洞,比比皆是。各式樓房別墅,掩映在松濤之中,別有情趣,其中最著名的有“林彪樓”和“張學良將軍樓”。民國年間號稱的“海濱二十四景”中有二十處就在這里。近年,在中聯(lián)峰山主峰絕頂發(fā)現(xiàn)了“漢武臺”,聯(lián)峰山神秘的面紗正在逐步被揭開。1998年在園內又增添新項目“鳥語林”,各種珍稀鳥類200多種,2000余只。到聯(lián)峰山鳥語林,會使您別有一番回歸自然、心曠神怡之感。聯(lián)峰山景區(qū),山海相映,花木繁茂,幽雅恬靜,如詩如畫,古今游人多有吟詠,令人留戀往返。
聯(lián)峰山(5張)
聯(lián)峰山主要景點
編輯聯(lián)峰山望海亭
極目遠眺有登臨瑤池仙境之感。
聯(lián)峰山蓮花石
位于東聯(lián)峰山山腰密林之中。有奇石羅列,如蓮花盛開,中間有一塊形體渾圓、狀如蓮實的巨石,稱"蓮花石"。南面,樹立著當年"公益會"為建蓮花石公園而樹的紀念牌。紀念牌前面碑陽有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大總統(tǒng)徐世昌的詩"海上濤頭幾萬重,白云晴日見高松。蓮花世界神仙窟,孤鶴一聲過碧峰。漢武奏皇一剎過,海山無恙事云何?中原自有長城在,云壑風林獨寤歌。"背面碑陰是朱啟鈐撰寫的《蓮花石公園記》 ,記述了開辟北戴河海濱與建設蓮花石公園的經(jīng)過,描繪了北戴河海濱的自然風光,并記述了創(chuàng)建地方"公益會"與外人抗衡的歷史。
聯(lián)峰山朱家墳
在蓮花石東面,是朱啟鈐家族的塋地,稱"朱家墳"。這里處在林海中,每逢春夏之交,肥碩的紫藤,繁華累累,絢爛多姿?,摰厮闹埽蛄Щ▔ρ谟吃诿芰直毯V?。
聯(lián)峰山鐘亭
在朱家墳面?zhèn)葏擦种?,有一鐘亭,攢尖頂,桔黃色疏璃瓦蓋頂,內飾彩繪,亭內懸古鐘一口,為明嘉靖丙戊年(1526年)鑄造,民國初年由北京遷來。輕擊此鐘,山谷共鳴。
聯(lián)峰山觀音寺
在蓮花石北、東聯(lián)峰山山腰,有一觀音寺。因該寺為仿造北京廣華寺所建,故又名"廣華寺"。始建于明未清初。觀音寺建筑風格為四合院式,磚木結構,山門為單檐歇山頂,面寬、進深各1間,門呈拱形,門內正中有泥塑觀音座像1尊。東、西側壁上繪有壁畫,山門兩側各有1門,東配殿與南墻間設一角門,西北角有一迥廊與靜修禪院相通。東、西配殿均為單檐硬山直柱前廊式,面寬3間,進深2間,建筑上以小青磚鋪地,白灰勾縫,清石臺基,石極走邊。正殿3間,內供觀音立像,系仿北京廣濟寺佛像雕刻而成。足踩潔蓮,手持凈瓶,面形恬靜,線條流暢。另有兩尊木雕男女童像侍立兩旁。寺院東南角有一口古鐘,系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鑄造,寺內還遍植白果、羅漢松、虎皮松、龍爪槐等樹木,掩映著紅窗綠瓦,古樸幽靜,肅穆典雅。
聯(lián)峰山甕石
東聯(lián)峰山主峰東側的雞冠山南坡有甕石,石高5米,頂上平坦,中間一穴,穴口狀若橄欖,用手拍打后穴內壁,會發(fā)出"嗡嗡"的響聲,如擊甕一般。
避雨石 在甕石附近有奮臂松,生長年代不詳,兩干平伸,猶如兩條鋼鐵臂膀。在甕石上方60米處,有兩塊巨石高5米,下部凹進,可容數(shù)人避雨,人稱"避雨石"。
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蓮花石西300米處,寬約5米,高約4米,進深約4米。相傳為仙人故居?!?聯(lián)峰山
福飲泉 在中聯(lián)峰山南麓,石壁上刻有"福飲泉"3個大字,下為泉址。原來泉水常年不竭,水質清冽,現(xiàn)已枯竭。
桃源洞 桃源洞在福飲泉右側。洞口約3米,上刻"桃源洞"3字。洞口兩側有摩崖文字,曰"紫館金臺肩共拍,奚須世外又桃源"。石刻年代不詳。
月亮石 月亮石在桃源洞上方山頂上,從桃源洞兩側可盤桓而上,這里山石嵯峨,千奇百態(tài)。有的直立如柱與勁松并肩,有的好似猛虎臥于山間。月亮石,就疊立在群石之間,猶如半輪明月懸掛于藍天之上。
說話石 在龍山后嶺,兩塊巨大的巖石并肩屹立,恰似兩人面對著在林中私語。
對語石 在西聯(lián)峰山主峰的南麓,有兩塊相對矗立的巨石,形狀略扁,均高約2米有余。兩石之間僅能容一人側身而過。兩石緊緊相依,宛若二人頭對頭,嘴對嘴,在竊竊私語。故此,稱"對語石"。
蓮石 在對語石西側,有一塊高約3米的巨石,形似蓮蓬子,故名"蓮石"。據(jù)地方史志記載,此石一人推之,似微微搖動,若二人并力推之,則又紋絲不動,甚為奇妙。
海眼 又名老虎洞,位于西聯(lián)峰山主峰西側面上,其洞口狹小,約為1米左右,因在山頂?shù)氖吨?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洞深約20米左右,初進洞內,需要側身爬入,進深10米許,洞略寬大,人可站立.進深156米左右處,則只能爬行;再進深則只能容頭顱探視。用目測視,深不見底,洞深莫測。側耳細聽,洞內有陣陣海濤之聲,傳說此洞通向大海,因此舊志中稱其為海眼。又因傳說此洞曾有老虎居。又叫老虎洞。海眼之中所以能聽到海濤之聲,其實是因為洞口狹小并且處于頂風口之上,周圍又有 疊石和松林的緣故。當山風吹過松林便發(fā)出松濤之聲,從疊石之間灌入洞內,便產(chǎn)生了猶如海濤翻騰的奇妙效果。
摩崖石刻像 在對語石的東南不遠處,有巨石,高約7米。頂部平整可容10人坐。北面刻有陰刻人物像,人物高約1.5米,當?shù)厝朔Q之為二郎神像。
通云洞 在西聯(lián)峰山北峰的山腰間,其洞口險峻,洞身狹窄,斜身而過,方可入內,并可直達山頂,故名通天洞。
駱駝石 在西聯(lián)峰山山后的果園之中,沿聯(lián)峰山北公路可直達它的面前,駱駝石安臥于一簇巨石之巔。西南面向大海。石身高約5米有余,長約8米,寬約8米,龐然大物狀若駱駝。昂首望海,活靈活現(xiàn)。駱駝石腰部向陽處,鐫有"中華名勝"4個大字。
聯(lián)峰山旅游信息
編輯旺季(4月~11月) 開放07:00~封山18:00 淡季(12月~3月) 開放08:00~封山17:00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