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萬安橋
- 外文名
- Bridge of Universal Peace
- 橋 長
- 98.2米
- 橋 寬
- 4.7米
- 建橋時間
- 宋朝
- 文物等級
- 國家級歷史文物
- 類 別
- 木拱廊橋
- 位 置
-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
萬安橋萬安橋類型
編輯木拱廊橋
[1]
也叫貫?zāi)竟帮L(fēng)雨橋,俗稱“厝橋”,它以梁木穿插別壓形成拱橋,形似彩虹,是中國傳統(tǒng)木構(gòu)橋梁中技術(shù)含量最高的一個品類,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那座橫跨汴水的虹橋就是木拱廊橋
[2]
的典型代表。著名橋梁專家唐寰澄著《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橋梁卷》稱廊橋“在世界橋梁史上惟中國有之”。閩東的木拱廊橋,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藝,在中國橋梁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梁史上的“侏羅紀公園”。
萬安橋特征
編輯萬安橋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橋。橋長98.2米、寬4.7米,舟形墩,不等跨,最短拱跨為10.6米,最長拱跨為15.2米。橋屋38開間、用柱156根,穿斗式木構(gòu)架,雙坡頂,兩側(cè)設(shè)木凳。正中橋墩上有一嵌入橋墩的石碑,碑文云:弟子江積舍錢一拾三貫谷三十二石,結(jié)石墩一造,為考妣二親承此良因,又為合家男女及自身乞保平安。元佑五年庚午九月謹題。橋東端有10級石階,橋西端有36級石階,橋屋內(nèi)檐下有13幅楹聯(lián)。橋西北建有重檐橋亭。穿斗式梁架飛檐走梭,頂蓋雙披青瓦,工藝堪稱巧奪天工,氣勢雄偉,古樸端莊,不愧為中國古木拱廊橋之最,對研究古橋梁建筑具有重大價值。
萬安橋歷史
編輯萬安橋位于福建省屏南縣長橋鎮(zhèn)長橋村
[2]
,原名“龍江公濟橋”后改稱“彩虹橋”,現(xiàn)稱“萬安橋”。據(jù)《玉田至略》記載該橋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917歷史。清康熙47年遭火焚,乾隆7年(1742年)重建,后歷代都有修葺。1990年10月9日批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3月批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作為“閩東北廊橋”之一公布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參考資料
-
- 1. 木拱廊橋 .百度[引用日期2014-09-20]
- 2. 屏南縣長橋鎮(zhèn)長橋村 .百度[引用日期2014-09-20]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