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報》是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管,中國建筑學會主辦的國家一級學術期刊。
- 中文名稱
- 建筑學報
- 外文名稱
- Architectural Journal
- 語 言
- 中文
- 類 別
- 建筑
- 主管單位
- 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
- 主辦單位
- 中國建筑學會
- 編輯單位
- 《建筑學報》編輯部
- 創(chuàng)刊時間
- 1954年
- 出版周期
- 月刊
- 國內刊號
- 11-1930/TU
- 國際刊號
- 0529-1399
- 郵發(fā)代號
- 2-192
- 編輯部地址
- 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建設部南配樓
建筑學報辦刊歷史
編輯
2017年《建筑學報》雜志封面(14張)
1955年,因遇上反對建筑復古主義,暫時停刊。
1956年8月,《建筑學報》第一次復刊,改為16開本,雙月刊出版。
1960年7月到10月,《建筑學報》進行短期整頓,10月與《土木工程學報》合并。
1962年,《建筑學報》與《土木工程學報》分開。
1965年1月,《建筑學報》 繼續(xù)進行整頓;6月,被迫第二次停刊。
1966年1月,第二次復刊,改為月刊出版。8月,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建筑學報》被迫第三次???/div>
期刊
,
報紙
,
出版物
1973年10月,??_7年之久的《建筑學報》第三次復刊,并改為季刊出版。
建筑學報辦刊條件
編輯建筑學報欄目方向
- 報道內容
- 主要欄目
- 讀者對象
《建筑學報》目標讀者群為建筑學領域內較高層次的專業(yè)人員,主要分為三類: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建筑學專業(yè)教師、研究生、研究人員等;設計機構從事建筑設計、城市規(guī)劃、景觀設計的建筑師、規(guī)劃師、景觀設計師等;建筑與規(guī)劃行業(yè)管理部門的專業(yè)管理人員以及房地產開發(fā)、策劃等領域的相關人員等。
[7]
建筑學報編委人員
截至2017年1月,《建筑學報》第七屆編委會有顧問7人、委員32人。
顧問: 宋春華、張錦秋、何鏡堂、馬國馨、鄭時齡、單霽翔、黃星元
委員:王建國、王俊雄、王駿陽、王輝、王澍、孫一民、朱小地、劉東衛(wèi)、劉克成、朱劍飛、莊惟敏、邵韋平、李興鋼、張伶伶、沈迪、張頎、李振宇、張雷、張鵬舉、孟建民、周愷、趙元超、柳亦春、顧大慶、錢方、常青、梅洪元、黃艷、崔愷、曹嘉明、韓冬青、賴德霖
[2]
建筑學報辦刊成果
編輯建筑學報研究發(fā)表
建筑學報收錄情況
《建筑學報》被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等收錄。
[3]
建筑學報影響因子
建筑學報文化傳統(tǒng)
編輯辦刊宗旨:全面反映中國建筑的發(fā)展歷程,繁榮促進中國建筑理論和設計實踐的健康發(fā)展。
辦刊方針:服務國家的建設政策、倡導學術民主。
建筑學報期刊領導
編輯建筑學報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名譽主任 | 黃艷 |
主任 | 莊惟敏 |
副主任 | 朱小地、韓冬青 |
主編 | 崔愷 |
建筑學報歷任領導
屆數 | 姓名 |
---|---|
第六屆 | 馬國馨 |
第五屆 | 嚴星華 |
第四屆 | 王華彬 |
第三屆 | 金甌卜 |
第二屆 | 汪季琦 |
第一屆 | 梁思成 [4] |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彭華亮. 《建筑學報》片斷追憶[J]. 建筑學報, 2014(z1):90-93.
- 2. 《建筑學報》編委會換屆暨第7屆編委會成立會議在故宮召開 .中國建筑學會[引用日期2018-03-24]
- 3. 建筑學報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03-24]
- 4. 張祖剛. 《建筑學報》50年光輝業(yè)績[J]. 建筑學報, 2004(7):13-14.
- 5.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公示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引用日期2018-03-24]
- 6. 簡介 .建筑學報[引用日期2018-03-24]
- 7. 建筑學報 .中國建筑學會[引用日期2018-03-24]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