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ó luó lún sà]  

佛羅倫薩

(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qū)首府)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佛羅倫薩(Firenze)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個城市,托斯卡納區(qū)首府,位于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盆地中。15-16世紀時佛羅倫薩是歐洲最著名的藝術中心,以美術工藝品和紡織品馳名全歐。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祥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游勝地。1865-1871年曾為意大利王國統(tǒng)一后的臨時首都。工業(yè)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級服裝、皮革為主。金銀加工、藝術復制品等工藝品亦很有名。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與威尼斯雙年展米蘭三年展并稱意大利三大藝術展。
佛羅倫薩是極為著名的世界藝術之都,歐洲文化中心,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祥地,歌劇的誕生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游勝地。屬意大利托斯卡納區(qū),原意大利首都,意大利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連接意大利北部與南部鐵路、公路網的交通樞紐,阿爾諾河橫貫市內,兩岸跨有7座橋梁。人口44.4萬(1982年)。市區(qū)仍保持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多中世紀建筑藝術。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烏菲齊和皮提美術館舉世聞名,世界第一所美術學院、世界美術最高學府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蜚聲世界,意大利繪畫精華薈萃于此。屬文化中心,有大學,還有藝術、文學、科學研究院與圖書館等。
中文名稱
佛羅倫薩
外文名稱
Firenze 或Florence
別    名
翡冷翠 佛羅倫斯
所屬地區(qū)
意大利托斯卡納區(qū)
電話區(qū)號
055
郵政區(qū)碼
50100
地理位置
意大利中部
面    積
102.4平方公里
人    口
37.91萬(2014年)
方    言
佛羅倫薩方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著名景點
圣母百花大教堂,圣喬凡尼禮拜堂,維琪奧王宮
機    場
佩雷托拉機場
火車站
新圣母車站
市    長
馬特奧·倫齊
主保圣人
施洗約翰
語    言
意大利語
時    區(qū)
CET, UTC+1
海    拔
50米

佛羅倫薩歷史淵源

編輯
佛羅倫薩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8張)
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源地,也是歐洲文化的發(fā)源地。城區(qū)位于阿爾諾河谷的一塊平川上,四周丘陵環(huán)抱。
傳說,佛羅倫薩最早興建于羅馬共和國凱撒在位時期,前59年佛羅倫薩成為羅馬的殖民地。后又被倫巴第人統(tǒng)治,13世紀時,因羊毛和紡織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而崛起,成為當時意大利的重要城市。那時佛羅倫薩的政治權力由各行會控制,1282年建立起共和國,國家的權力轉移到最有權勢的貴族手中。
15世紀時,佛羅倫薩這朵玉簪花就被當?shù)氐木奚?a target=_blank href="/item/%E7%BE%8E%E7%AC%AC%E5%A5%87">美第奇(Medici)家族
15世紀的佛羅倫薩 15世紀的佛羅倫薩
這只獅子所守護,這一守護就是300年,而美第奇家族的族徽也成了今天佛羅倫薩的市徽。15-18世紀中期,長達三個世紀的佛羅倫薩歷史可以說是與美第奇家族的興衰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其家族掌握了當?shù)貙嶋H的政治和經濟權力。
佛羅倫薩最為輝煌的時刻,要數(shù)文藝復興時期。美第奇家族酷愛藝術,在其保護和資助下,當時積聚在佛羅倫薩的名人眾多,如:萊昂納多·達·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多納泰羅、喬托、莫迪利阿尼提香、薄伽丘、彼德拉克、瓦薩里、馬基亞維利(《君主論》的作者)等都是。而正是眾多卓越的藝術家們創(chuàng)造了大量閃耀著文藝復興時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繪畫作品,佛羅倫薩才成了文藝復興的重中之重,成為歐洲藝術文化和思想的中心。直到 1737年美第奇家族最后一個統(tǒng)治者去世,之后佛羅倫薩又陷于奧地利的統(tǒng)治。
1861年意大利統(tǒng)一后佛羅倫薩曾在1865-1870年作過5年意大利首都,直到1871年遷往羅馬。

佛羅倫薩文化藝術

編輯
佛羅倫薩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給現(xiàn)代人留下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歷史記憶。米開朗基羅廣場位于阿爾諾河對岸,是眺望佛羅倫薩的最佳據(jù)點,廣場中央有大衛(wèi)雕像的復制品。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的原“大衛(wèi)像”收藏在學院美術館。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地標,又稱“圣母寺”。烏菲茲美術館國立巴吉洛美術館珍藏著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的杰作。維琪奧橋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橋兩邊都是特產專賣店,以販賣寶石和貴重金屬為主。難怪中國作家陳運和在《佛羅倫薩仍年輕》一文中,夸其“阿利蓋利.但丁的詩魂、達.芬奇的畫魂,仍在佛羅倫薩上空飄蕩,仍繼續(xù)追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那些人與事”,"濃郁的文化氛圍讓佛羅倫薩的大街小巷、廣場教堂,或者博物館、美術館,顯得如此年輕而朝氣蓬勃"。 [1] 

佛羅倫薩市徽

編輯
自從11世紀以來,佛羅倫薩的市徽就是鳶尾花圖案。今天,市徽上的圖案是白色背景的紅色花朵,不過在古代,顏色正與今日相反。目前的顏色始于1251年,皇帝黨在被趕出佛羅倫薩后,繼續(xù)使用原來的市徽,于是控制佛羅倫薩的教皇黨為了與對手相區(qū)別,將市徽改為今天的模樣。1809年,拿破侖下令廢除這一古老的市徽,改為銀色背景,綠色草地上一朵百合花,頂部紅色條帶和三只金色蜜蜂(象征拿破侖)。佛羅倫薩人不滿意這個改變,沒有執(zhí)行這一法令。

佛羅倫薩地理

編輯
佛羅倫薩位于亞平寧半島北部一個寬廣盆地的中心,三面環(huán)繞著美麗的粘土山丘,北面是Careggi和Rifredi山,東北是菲埃索萊山(Fiesole),東面是塞提涅亞諾山(Settignano)Arcetri山,南面是波喬皇帝山(Poggio Imperiale)和貝羅斯伽多山(Bellosguardo)。城市就坐落在其中的平坦地區(qū),阿諾河以及一些較小的河流(Mugnone、Terzolle、Greve)從其中流過。
2000年3月29日,托斯卡納大區(qū)委員會成立的佛羅倫薩 - 普拉托 - 皮斯托亞地區(qū)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地區(qū),包括佛羅倫薩、普拉托、皮斯托亞三省,共有約150萬人口。整個區(qū)域均屬于人為強烈干預的環(huán)境,罕見自然環(huán)境。山丘地區(qū)歷經千百年的農耕和居住,森林已經大為減少,特別是城市南部和東部。城市西部沿著阿諾河的平原濕地尚未成為都市化區(qū)域。佛羅倫薩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對人類有健康作用的礦泉水。

佛羅倫薩氣候

佛羅倫薩的氣候通常歸類為地中海氣候,不過柯本氣候分類法將佛羅倫薩的氣候歸類為亞熱帶濕潤氣候(Cfa)。由于地處群山環(huán)抱的山谷,阿諾河從中穿過的地理位置,佛羅倫薩的夏季缺少盛行風,從6月到8月炎熱潮濕,氣溫顯著超過托斯卡納大區(qū)的沿海地區(qū),最高氣溫可達到40攝氏度。在夏季的少量降雨屬于對流雨類型。由于逆溫現(xiàn)象,佛羅倫薩的冬季陰冷而潮濕,最低氣溫有時會降到冰點以下,不過冰雪相當少見。該市有記錄的最高紀錄為42.6攝氏度(1983年7月),而最低氣溫為-23攝氏度(1985年1月10日),均接近意大利全國氣溫的極限值。
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佛羅倫薩別名介紹

英語Florence,意大利語Firenze,德語Florenz,以前曾譯作“翡冷翠”。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25張)
意大利語的直譯為“百花之城”,市花以及標志是一朵紫色的鳶尾花。坐落在亞平寧山中部、阿爾諾河(Arno)河谷,四周環(huán)抱著丘陵。
“翡冷翠”由現(xiàn)代著名詩人徐志摩首譯,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薩”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詩人自身著有《翡冷翠的一夜》一書,以及散文作品《翡冷翠山居閑話》(收錄于《巴黎的鱗爪》。后來,作家徐魯著有《翡冷翠的薄暮》,畫家黃永玉著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80后詩人風來滿袖著有譯詩集《沿康河到翡冷翠》,都是對徐志摩詩意的一脈相承。

佛羅倫薩經濟概況

編輯
佛羅倫薩具有多種經濟成分,但是以第三產業(yè)為主。佛羅倫薩有重要的鐵路和公路(太陽高速公路和A11高速公路),還擁有機械(例如伽利略公司 Officine Galileo和新比隆 Nuovo Pignone)、化學、制藥(例如禮來公司 Eli Lilly)、皮革、時裝(例如古馳(Gucci)、羅伯特·卡沃利(Roberto Cavalli)、薩瓦托·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家具和印刷等工業(yè)。這里有從古代流傳至今的各種手工技藝,特別是木器家具與雕刻、珠寶工藝(集中在老橋)、草帽(今天已經幾乎消失)。
佛羅倫薩還有重要的銀行業(yè)(托斯卡納銀行 Banca Toscana、佛羅倫薩銀行 Banca CR Firenze)和保險業(yè)(La Fondiaria)。

佛羅倫薩商業(yè)

佛羅倫薩是一個重要的商業(yè)中心,其商業(yè)門類繁多,并且高度專業(yè)化。在其市中心區(qū)域,以及游客集中的地區(qū),均設有大量店鋪。在1990年代,大型國際時尚名牌連鎖店紛紛進駐歷史城區(qū),形成“市中心西南區(qū)”的高檔商業(yè)區(qū),特別是托納波尼路(via de' Tornabuoni)、新維尼亞路(via della Vigna Nuova)和斯特羅齊路(via degli Strozzi)。
大型批發(fā)業(yè)主要分布于市中心以外區(qū)域以及郊區(qū),許多集中在奧斯馬諾洛(Osmannoro)工業(yè)區(qū)、佩雷托拉機場。

佛羅倫薩旅游業(yè)

該市真正的資源是旅游業(yè),擁有35,000個床位,以及23,000個extralberghieri(野營地、假日農莊等),每年在此留宿的游客超過1000萬人,其中不到三分之一的游客是意大利人,游客主要來自于歐洲(90%)按排名為德國(13%)、中國(8%)、英國(7,8%)、法國(5,7%)和西班牙(5%)等國。佛羅倫薩的旅游業(yè)較側重于文化旅游,僅烏菲茲美術館每年售出140萬張門票。

佛羅倫薩珠寶業(yè)

意大利珠寶首飾也同樣出色。除了世界聞名的大公司之外,在佛羅倫薩廊橋16世紀偉大的金匠、雕塑家切里尼(Cellini)的塑像旁,還開設了一排金飾品老作坊。這里銷售的合金首飾比較多,包括各級K金、銀銅相間三色金、錫金等,都各自展現(xiàn)了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力。距離佛羅倫薩只有一個小時車程的盧卡小城也有一條專賣手飾的VIA FILLUNGO商業(yè)街,分布著多家首飾商店,它們多以耳環(huán)、胸針、項鏈等首飾的種類來區(qū)分。但在廊橋這里的首飾店則不然,每家都各顯其能的制作出各式各樣吸引人眼球的精美飾品,而且這里的每一件飾品都是純手工制造。

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時期

編輯

佛羅倫薩藝術寶庫

托斯卡納 托斯卡納
托斯卡納地區(qū)最著名的城市
托斯卡納地區(qū)最著名的城市當數(shù)佛羅倫薩。佛羅倫薩的舊譯名是“翡冷翠”,比如徐志摩的《翡冷翠一夜》說的也就是佛羅倫薩。“翡冷翠”,在意大利語中意為“鮮花之城”。香港人叫“佛羅倫斯”。雖然看上去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這個精致美麗的名字倒頗讓人有些幻想。不過佛羅倫薩的基調并不真的如翡翠般嫩綠。這里最典型的天氣——也是托斯卡納最典型的天氣——是陽光下的藍天白云。色彩鮮艷的墻壁,深綠色的百葉窗,深紅色的屋頂才是這里的標志色彩。
佛羅倫薩全市共有40所博物館和美術館,60多所宮殿及許許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著大量的優(yōu)秀藝術品和珍貴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稱。它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保存地之一。

佛羅倫薩百花齊放

1.佛羅倫薩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
位于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像”、四座未完成的“奴隸像”、第二座“圣母哀子像”和其它佛羅倫斯藝術家的作品。對街有家不錯的書店和海報點,可順道一訪。
2.百花圣母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百花圣母大教堂
百花圣母大教堂(5張)
花之圣母大教堂(又譯百花大教堂佛羅倫薩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地標,外觀以粉紅色、綠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現(xiàn)著女性優(yōu)雅高貴的氣質,故稱為“花的圣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與羅馬帝國的萬神殿、文藝復興盛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稱古代歐洲的三大穹頂。百花圣母大教堂穹頂上的巨型壁畫《最后的審判》是16世紀藝術巨匠瓦薩利的心血之作。從佛羅倫薩百花圣母大教堂開始,歐洲建筑正式從“哥特時代”進入“文藝復興時代”。
百花圣母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負責建造的,中央巨大圓頂是由名建筑家布魯內列斯基(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圓頂,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文藝復興圓頂建筑的楷模。米開朗基羅在計劃設計圣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時曾說過:“我可以蓋個比翡冷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及上它的美?!?教堂建造于1248年,佛羅倫薩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想把教堂的穹頂建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穹頂,盡管教堂完工的日期又因此被推遲了將近二十年,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座前后花了一百五十多年時間,經過好幾代人的努力才最后完工的大教堂已經成了佛羅倫薩的代名詞。
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可從其右側內的禮拜堂左邊走廊進入,登上463級的階梯。教堂正面經兩次改建,教堂后博物館里(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收藏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品。
3.喬托鐘(Campanile di Giotto)
百花大教堂旁邊的82公尺高塔,由建筑家喬托于1334年開始建造,外觀是一個四角形的柱狀塔樓,把粉紅、濃綠和奶油三種顏色,以幾何學的配色方式調合,和旁邊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諧,底部還有精致的浮雕,內部有樓梯可達頂部,共有290階。
4.圣喬凡尼禮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面對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建于5世紀~8世紀間,是托斯坎尼地區(qū)羅馬式建筑的代表。
禮拜堂最具觀光價值的就是三面青銅門浮雕:入口處南側的青銅門是由安德烈.比薩諾于1330年制作的,28張圖樣是關于約翰傳教的故事;東側禮拜門是由吉爾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時間所制作,十張圖樣描述亞當和夏娃及舊約圣經的題材,被米開朗基羅譽為“通往天堂之門”;北側青銅門也是吉爾伯提的作品,由28張圖樣組成,主題是表現(xiàn)基督的生涯及其12門徒的事跡。
5.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Galleria degli uffizi)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殿堂,珍藏達文西喬托(Giotto)、拉斐爾(Raffaello)、提香(Titian)、魯本斯(Rubens)、卡拉瓦喬(Caravaggio)、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和波提且利(Botticelli)等人的杰作。重要作品有波提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春”;達·芬奇的“三博士的朝拜”;拉斐爾的“金翅雀的圣母”和米開朗基羅的“圣家族”等名作。
6.國立巴吉洛美術館(Museo Nazionale Bargello)
佛羅倫斯最偉大的雕像美術館,收藏14到17世紀托斯坎尼地區(qū)雕刻作品而聞名。這里收藏有多納太羅的“大衛(wèi)像”-中世紀以來第一座男性裸體雕像;以及米開朗基羅年輕時的作品“未完成的達彼得像”“酒神像”等。
7.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
廣場位于亞諾河對岸,是眺望佛羅倫斯的最佳據(jù)點,廣場中央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雕像的復制品,而位于它后面的就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動的浪漫主義教堂San Miniato
8.維琪奧王宮(Palazzo Vecchio)意譯:“舊宮”
這座防御完整的宮殿內部曾是美第奇家族的住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像”從1873年來一直守候在門口左側,不過是仿作。二樓大廳堂是共和國政府的大會議場,兩側的壁上有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勝利”。王宮前是佛羅倫斯最熱鬧的西紐利亞廣場(Plazza della Signoria),“祖國之父”柯西摩.麥迪奇的騎馬雕像睥睨全場。鄰近王宮的集會所(Loggia dei Lanzi)有許多古代及文藝復興式樣的大理石人物雕像。
9.維琪奧橋(Ponte Vecchio)意譯:“老橋”
建于1345年,為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梁。Vecchio這個字是古老的意思。維琪奧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筑,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橋上兩邊都是特產品的專賣店,商店的背后伸展到河上,特產店以販賣寶石和
維琪奧橋 維琪奧橋
貴重金屬為主。
西尼奧列廣場位于佛羅倫薩市中心,這里有一座建于十三世紀的碉堡式舊宮(現(xiàn)為市政廳)。舊宮上的塔樓高94米,它是意大利最奪人眼目的公共建筑之一。舊宮側翼的走廊,當初為修道院院長和行政長官宣讀文告的會場,連同整個廣場成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館,其各種石雕和銅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傳神,如人們所熟悉的米開朗琪羅的《大衛(wèi)像》復制品等,令參觀者和各國游客嘆為觀止。
建于1296年的圣瑪利亞·德爾·弗洛雷大教堂,為佛羅倫薩眾教堂之首。這是一座十分輝煌的羅馬式建筑,從設計開始一直到整座建筑完工,它是幾代藝術家勞動的結晶。它那由白、綠和粉紅色條紋大理石砌成的外墻,極具魅力,而那獨特的大圓頂和那別致的鐘樓為其精華所在。您若登樓俯瞰,佛羅倫薩那迷人的古城風貌一定會令您難忘。
這座宮殿本事佛羅倫薩著名的梅迪奇家族的住所。這個家族在佛
羅倫薩舉足輕重,而且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關鍵因素??催@座宮殿的設計就知道主人家的地位和品位一定不凡:在佛羅倫薩,你可能再也找不到如此宏偉的建筑了。整個建筑大膽的采用直線和對稱的設計,房屋前方廣場設置了大型的噴泉。房屋建造的所有細節(jié)都采用大塊的石塊,唯一的掉了就是鑲嵌在窗戶底部的石獅子。這樣不拘小節(jié)的設計風格反而讓整個房屋不僅看起來落落大方,更表現(xiàn)出恢弘的氣勢來。
宮殿用作博物館之用,二樓的畫廊和三樓的藝術館都珍藏著不少名家之作。同時,這座博物館里也展出銀器和馬車的相關展品。

佛羅倫薩詩歌繪畫

佛羅倫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和繪畫的搖籃,偉大詩人但丁就出生在這里。至今,佛羅倫薩仍保存著但丁的故居,許多游人慕名前來這里參觀。被稱作文藝復興藝壇“三杰”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在1506年聚會于佛羅倫薩,成為藝術史上的千古美談。
不論您是漫步在佛羅倫薩的大街小巷,還是來到博物館、美術館或教堂參觀,定會感受到佛羅倫薩古城那濃郁的文化氛圍。

佛羅倫薩高等教育

編輯
佛羅倫薩以藝術、設計、手工藝聞名遐邇。

佛羅倫薩佛羅倫薩大學

佛羅倫薩大學始建于1321年,是一所嶄新卻擁有古老歷史的大學。初名Studium florentinum,后通過1923年的一條法律正式更名為佛羅倫薩大學(意大利語: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Firenze)。學校設有12個學院,現(xiàn)有注冊學生約60,000人。佛羅倫薩大學是意大利最重要現(xiàn)代化高等學府之一,2013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200~300段。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世界美術最高學府,始創(chuàng)于1339年是世界第一所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美術學院,“世界美術學院之母,四大美術學院之首”這是對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最簡潔的評價。

佛羅倫薩設計學院

意大利設計學院,課程全面,意大利最好的服裝與設計學院之一。

佛羅倫薩時裝學院

柏麗慕達時裝學院,意大利時尚豪門的星工場。

佛羅倫薩歐洲設計學院

歐洲設計學院,歐洲設計教育界的航母,校區(qū)分設于米蘭、羅馬、佛羅倫薩、都靈、威尼斯、卡利亞里、巴塞羅那、馬德里。

佛羅倫薩珠寶設計學院

歐納菲珠寶設計學院,意大利珠寶設計與制作第一名校,校區(qū)分設于佛羅倫薩和盧卡。

佛羅倫薩工藝美術學院

里亞奇工藝美術學院,意大利手工藝大師的搖籃,校區(qū)位于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美食特色

編輯

佛羅倫薩通心粉

通心粉源于意大利。傳說在18世紀,那不勒斯城附近的一家經營面條和面片的店主叫馬卡·羅尼。一天,羅尼的小女兒在玩耍時把面片卷成空心條并晾于衣繩上。羅尼將空心面條煮熟后拌以番茄醬,結果大受顧客歡迎。此后,羅尼興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通心粉加工廠,并以自己的名字為通心粉命名。于是這種“馬卡羅尼”面食便漸漸傳到了歐洲和世界許多地方。目前,通心粉已成為與比薩、意大利面同樣家喻戶曉的美食。

佛羅倫薩意大利比薩

意大利比薩是馳名世界的一款美食,具有濃郁的意大利風味。凡到過意大利的人,一定要品嘗一下比薩餅。剛從紅通通的爐膛里烤出的比薩餅,色鮮、味濃、外焦里嫩、香氣誘人。關于比薩餅的來歷,人們一般認為它于公元1600年誕生在那不勒斯。傳說,當?shù)赜幸晃荒赣H,因家里貧困,只剩下一點點面粉,正在為給孩子做點什么東西吃而發(fā)愁。鄰居們得知后,湊來了一點西紅柿和水牛奶酪。這位母親就將面粉和成面團烙成餅,將西紅柿切碎涂在上面,再把水牛奶酪弄碎撒上,然后放在火上烤,就成了香噴噴的比薩餅。

佛羅倫薩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幾乎是意大利美食的代言人。據(jù)統(tǒng)計,意大利面僅形狀就有400種之多,顏色也是紅黃黑白綠五彩繽紛,醬汁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不僅每個地區(qū)都有獨特口味,就是每個家庭也有自己的獨門秘方。意大利人充分而大膽地運用大自然賜予的一切原料,又發(fā)揮了全部的天才想象,把一盤面做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佛羅倫薩面包濃湯

意大利鄉(xiāng)村面包濃湯,是以南瓜為主材料,用雞湯做底料,是羅馬很地道的特色菜肴,發(fā)展到今天,也有用牛肉、羊肉等湯汁做底料的。濃湯中最大的功夫就在于面包丁,用烤箱烤過,并覆蓋了香草和奶酪的面包粒,與濃湯搭配在一起,實在美味。

佛羅倫薩紅勤酒

全世界最有名的意大利葡萄酒紅勤酒就是在佛羅倫薩誕生的。其中帶有黑雞標志的古典紅勤酒是用佛羅倫薩與錫耶納之間的古老的葡萄園里的葡萄釀成的,托斯卡那共計有5種意大利最高級別的D.O.C.G葡萄酒,是愛好葡萄酒人向往的地方,另外,白葡萄酒也很適合現(xiàn)代人的口味。

佛羅倫薩面包沙拉

面包色拉可以作為餐前第一道菜吃。生的西紅柿、洋蔥、鳳尾魚等是用橄欖油調味的,在盛夏時節(jié)很是誘人。

佛羅倫薩T骨牛排

所謂的佛羅倫薩式牛排,是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qū)特產的牛的T骨牛排,以柔嫩多汁的口感著稱,聞名海內外,但絕對不能超過三分熟。

佛羅倫薩交通運輸

編輯

佛羅倫薩公路運輸

佛羅倫薩有2條高速公路:A1高速公路(太陽高速公路)和A11高速公路(佛羅倫薩-Mare),前者是縱貫意大利的南北向交通要道,直通意大利南部和北部;后者連接托斯卡納沿海地區(qū)。此外,除了連接托斯卡納艾米利亞-羅馬涅2個大區(qū)的國道和大區(qū)道路外,該市還有通往錫耶納的佛羅倫薩-錫耶納公路,以及通往比薩里窩那的佛羅倫薩-比薩-里窩那大道(G.C. Fi-Pi-Li)。
佛羅倫薩是重要的公路樞紐,2號公路通往羅馬,65號公路通往博洛尼亞,66號公路(Pistoiese路的延長線)在San Marcello Pistoiese與12號公路交匯,東西走向的67號公路經過該市。

佛羅倫薩鐵路運輸

意鐵(Trenitalia)是佛羅倫薩唯一的鐵路公司,不僅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
有開往意大利和歐洲各地的線路,也有連接市內各火車站的線路。新圣母車站(Stazione di Firenze Santa Maria Novella)是中央火車站,位于主教座堂廣場西北方500米,開行本地、國內和國際線路,規(guī)模龐大,地位重要,理性主義的杰作之一。另有2個較次要的火車站,坎波·德·瑪爾特車站(Stazione di Firenze Campo di Marte)以及Rifredi車站也開行國內線路,前者主要開行通往比薩維亞雷焦阿雷佐(經前往羅馬的干線)的國內線路。其他地方鐵路通往圣洛倫佐鎮(zhèn)和錫耶納。至于市內其他各火車站,例如普拉托門車站,均只開行本市各車站之間的線路。
縱貫意大利的都靈-米蘭-那不勒斯南北高速鐵路線也經過佛羅倫薩,以地下方式穿過城市,高速鐵路車站設在西北部貝爾菲奧雷大道地下25米新建的貝爾菲奧雷(Belfiore)車站,距離新圣母車站大約1公里,并使用自動扶梯和新建的電車系統(tǒng)與新圣母車站銜接。從2009年12月起,從佛羅倫薩前往博洛尼亞只需要35分鐘,而前往米蘭只需要1小時35分鐘。

佛羅倫薩航空運輸

佛羅倫薩的佩雷托拉機場位于市中心以西5公里的佩雷托拉,也可以使用不遠處托斯卡納最大的國際機場,比薩的伽利略機場。

佛羅倫薩公共交通

佛羅倫薩的公共交通主要由ATAF公司經營,在當?shù)氐南銦煹?、酒吧和報攤都可以買到該公司的車票。公交總站位于新圣母車站旁。經營長途汽車業(yè)務的公司主要有SITA、COPIT、CAP和Lazzi。

佛羅倫薩限制區(qū)地圖

市中心地區(qū)屬于交通限制區(qū)(Zona Traffico Limitato,ZTL),分為5個小區(qū),進出口設閘限制,公共汽車、出租汽車可以進入,擁有通行證的居民可以駛入所居住的區(qū)域,沒有通行證者只能在晚上七點半到上午九點半之間駛入。在游客眾多的夏季(4月到10月),交通規(guī)則會加以調整,準許駛入的時間限制為0時到4時。
市中心以外的其余地區(qū)則屬于停車控制區(qū)(ZCS),分為14個小區(qū),僅對停車加以控制。區(qū)外居民向市政當局申請許可證后,可以在該區(qū)域付費泊車。

佛羅倫薩快速有軌電車

由于該市的道路擁堵和空氣污染頗為嚴重,該市正在修建快速有軌電車系統(tǒng)(Tramvia)。從史勘迪奇市(Scandicci)向西南方,經過城市西部,在鄉(xiāng)村公園(Parco delle Cascine)穿越阿諾河,到達新圣母車站。于2009年投入運行。另外兩條線路還處于工程最初的階段,分別從佩雷托拉機場經過舊城到達自由廣場,以及從Careggi大學醫(yī)院,經過展覽中心(Fortezza da Basso)到新圣母車站。不過,許多市民反對電車系統(tǒng)穿越舊城,要求對此進行公民投票。

佛羅倫薩旅游景點

編輯
烏菲齊美術館:烏菲茲宮是世界收藏文藝復興時期作品最多的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畫廊之一。烏菲齊美術館曾經是梅迪奇家族的事務所,文藝復興時期凝聚了梅迪奇家族財力的全部藝術作品都在這里。美術館分為二層和三層。二層是列奧納爾德、米開朗基羅等人的素描及版畫的展室。三 層是繪畫館,三段走廊之間有 45 個展室。
圣母百花大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羅倫薩城中,是天主教佛羅倫薩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由大教堂、鐘塔與洗禮堂構成。洗禮堂位于大教堂西邊數(shù)米,為白色八角形羅曼式建筑。鐘塔高85米,屬哥特式建筑,由六層方型結構向上堆疊成柱形,外墻鋪白色大理石,純凈優(yōu)雅。
喬托鐘樓:是意大利天才藝術家歐洲繪畫之父喬托的杰作,鐘樓高84.7米,是由紅白綠大理石砌成,其中有很多精致的雕塑,整個外形細長優(yōu)雅,色調和對面的洗禮堂相得益彰。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為世界美術最高學府,首任院長為杰出藝術家,文學家瓦薩里。1785年成為國立美術學院?!笆澜缑佬g學院之母,四大美術學院之首”這是對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最簡潔的評價。
米開朗基羅廣場:位于城市東南的小山上,廣場中央安放著米開朗基羅《大衛(wèi)》的復制品。黃昏時分從廣場上眺望佛羅倫薩老城區(qū)玫瑰色的老房子和花之圣母大教堂的圓頂,會又不一樣的感覺。
皮蒂宮:典型的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時代建筑,宮殿內部裝飾為經典的17-18世紀巴洛克風格,分帕拉蒂納繪畫館、銀器博物館、近代繪畫館、服裝博物館、陶器博物館、音樂廳等,皮蒂宮后的波波利庭院是一座靜謐優(yōu)雅的花園。 [2] 

佛羅倫薩友好城市

編輯

佛羅倫薩南京市

1980年02月22日,南京與佛羅倫薩結為友好城市。

佛羅倫薩寧波市

協(xié)議簽訂現(xiàn)場
協(xié)議簽訂現(xiàn)場(2張)
浙江省寧波市。寧波市與意大利佛羅倫薩市政府于25日簽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協(xié)議。寧波市政協(xié)主席王卓輝、佛羅倫薩市副市長高里出席簽字儀式,代表雙方市政府在協(xié)議上簽字。
簽約后,兩市將根據(jù)平等互利的原則,在經濟、貿易、文化、教育、體育、衛(wèi)生、旅游、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多種交流與合作,保持雙方領導人和有關部門經常的聯(lián)系,促進共同繁榮與發(fā)展。
2006年9月9日,意大利佛羅倫薩市向寧波市贈送了根據(jù)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大衛(wèi)”原作以1:1比例復制的青銅雕像。來而不往非禮也,收到這一珍貴禮物后,寧波挑中東錢湖南宋石刻中的“文臣武將”的復制品作為回贈禮物,因為這兩尊石像“很中國”也“很寧波”。這兩尊石像復制品是按東錢湖南宋石刻文物中的兩件作品以1:1比例復制完成的?!拔某肌备?.3米、寬1米,“武將”高3.6米、寬1.3米,每件重量達7.5噸,采用梅園石雕塑,作為回禮。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 1.    陳運和.《散文出自我足跡》.沈陽:白山出版社,2016:119-121
  • 2.    佛羅倫薩-旅游景點  .佛羅倫薩.2014-03-23[引用日期2014-03-23]
詞條標簽:
外國行政區(qū)劃 , 地理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