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公園位于東莞市橋頭鎮(zhèn)北側,始建于1984年,初建時占地面積150畝,現(xiàn)擴至180畝,園內(nèi)可以同時供1.5萬人游覽。全園因莊重典雅、幽靜自然、小巧玲瓏而被贊譽為“西寧市新八景之一”。
- 中文名稱
- 橋頭公園
- 地理位置
- 東莞市橋頭鎮(zhèn)北側
- 占地面積
- 180畝
- 開放時間
- 全天開放
- 門票價格
- 免費
- 始建時間
- 1984年
橋頭公園園內(nèi)風景
編輯橋頭公園背靠連綿起伏的牦牛山,面對滾珠濺玉、歡騰奔流的北川河,南望雄峙三川的元朔山,北依郁郁蔥蔥的實驗林場。周圍地勢開闊平坦,良田沃野相間。全園布局精巧,構思奇特,既顯示青藏高原特有的雄渾博大,又蘊含江南園林的靈動和雋秀。用我省書法家鐘錫九先生的題詞:“三面青山四面柳,一園春風半園花”來形容橋頭公園一點也不為過。
橋頭公園主要景點
編輯橋頭公園莊重典雅的正門上,“橋頭公園”4個蒼勁渾厚的大字是那樣耀眼醒目,在萬綠叢中迎接著八方游客。
步入園門,一泓碧波涌翠、清澈見底的綠水,由北向南流去??邕^小橋,置身花廊之間,首先映人眼簾的是一方雕有我省著名書法家李海觀先生題寫的由西寧市命名的西寧八景之一“橋頭尋幽”石碑。典雅精致的碑刻、滾珠濺玉的噴泉和具有古典風味的“迎客閣”,組成了全園第一個景點。“迎客閣”分上下兩層,似一幅巨大的屏風。如果步入上層,遠山近水盡收眼底,使人心曠神怡,頓生江山一覽之感。
迎客閣北側,“清涼泉”畔的雙橋花架和“蟒蚪洼”邊的暖室花圃,隔水相望,而其涌波逐浪、叮咚作響的河水,四時不竭地傳送著它倆的溫情,傾瀉著它倆的蜜意。南側的白楊林中、綠水旁邊,是兒童樂園,設置有大小滑梯、秋千、轉馬、大象、馬拉車、豪華小轎車、蹦蹦床,終日接待著前來盡情游嬉祖國花朵,歡聲笑語不絕于耳。東面是別具特色的虹橋、閘亭;西面是寬敞明亮的展覽大廳。
經(jīng)兒童樂園跨橋東去,一亭翼然,名曰“橋亭”,其東南是“秀麗亭”,距亭不遠處便是公園東門,直通向陽路,面迎牦牛山;東北的猴廳最引人注目,游客眾多,熱鬧異常。猴廳北側即為碧波粼粼、清澈見底的人工湖,湖內(nèi)仿西湖的“湖心亭”、“三潭印月”和“金鯉騰飛”,以及沿岸的“四龍噴珠”等,造型逼真精巧,游人無不贊嘆。人工湖北高大雄偉的仿圓明園門及兩旁富有民族風格的新疆廊,與人工湖西的現(xiàn)代廊、湖南的古畫廊、湖東的水榭構成了一幅錯落相間、疏密有致、遙相呼應、各具風姿而又自然和諧的新墨畫圖。
與湖水相映輝,使乘游艇浮波其間者,樂而忘返;漫步岸畔,小憩各廊者,如在畫中。登上湖中的“四望亭”放眼眺望,公園全景盡入眼簾;駐足人工湖西的“九曲橋”上,只見孤山兀起,山亭欲飛。西北面白楊蔭濃,綠草茵茵,形態(tài)各異的花圃,錯落其間,萬紫千紅,五光十色,隨風飄來的陣陣花香,沁人心脾;林中有許多供游人餐飲、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屋,如果約二三知己,來此小箸幾杯青棵美酒、高歌一曲,未嘗不是人間樂事。
西面蜿蜒曲折的“蟒蚪洼”上建有一入二出的“結義橋”,與北面“清涼溪”上的“臥龍橋”遙相呼應。綠水之上,兩株粗大的白楊臥波跨溪,名曰“跨虹楊”,別有一番情趣。還有那如木板拼貼、大起大落、均勻折成的“折板亭”和花圃左側翹首騰空、彎曲起伏的“騰龍墻”,暗相取勢,互為映襯,宛如置身神話仙境。我省書法家王云“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的題詞,生動地描繪了這里的詩情畫意。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