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地層是一切成層巖石的總稱,包括變質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層巖石在內,是一層或一組具有某種統(tǒng)一的特征和屬性的并和上下層有著明顯區(qū)別的巖層。
- 中文名
- 地層
- 外文名
- stratum
- 實 質
- 成層巖石
- 劃分依據
- 巖性、形成時間、化石
- 學 科
- 地質學
- 研究意義
- 記錄地質歷史
地層簡介
編輯地層和巖層這兩個名詞相似,但地層往往具有特定地質時代的涵義。因為地層是在一定時代形成的,或新或老,每一層或每一組地層都有它自己形成的時代或年齡;而巖層則往往是泛指各種成層的巖石,例如砂巖層、灰?guī)r層等,不必強調時代的概念。舉例來說:這里的地層是寒武紀的,這就是具有時代概念;又如,這種巖層是含水層,這就是沒有強調它的時代概念。不過,在實際應用時,地層和巖層也可以互相代替,不必嚴格區(qū)分。
地層地層表
編輯按地質年代順序排列來描繪某地區(qū)或某露頭或某鉆井記錄的巖系柱狀圖(一般附有簡要文字說明),又稱“地層柱狀剖面圖”。有時按順序(上新下老)、相互關系、巖性、化石和厚度等只作文字描述,地層間只用線段分開,而不考慮巖層平均厚度的比例。但通常地層表要求按巖層平均厚度比例繪出,標明各層厚度,以求更具有直觀印象。
地層分類
編輯國際上趨向把地層分為大三類:
①以巖性為主要劃分依據的巖性地層;
②以化石為劃分依據的生物地層;
③以形成時間作劃分依據的時間地層或年代地層。
第②、③類實際上屬一種類型,其劃分和對比具全球同時性。年代地層單位(界、系、統(tǒng)、階)也像生物地層一樣,都以化石作劃分和對比依據。地層一般指成層巖石和堆積物,包括沉積巖、火山巖和由沉積巖以及火山巖變質而成的變質巖。
地層地層層序
編輯地層既然具有時代的概念,所以地層就有所謂上下或新老關系,這叫做地層層序,也就是相當一本書的頁次。如果地層未受到擾動,或未發(fā)生逆轉,則愈處于下部的地層愈老,愈處于上部的地層愈新,這種地層順序叫正常層位,這種上新下老的關系叫地層層序律。
但是組成地殼的地層是錯綜復雜的,或者因某時代地殼上升造成地層缺失,或者因構造變動如逆掩斷層造成層序顛倒,或者因受變質作用改變了地層的產狀和面貌。這就如同一本年代久遠的古書已經變成殘篇斷簡,順序混亂,字跡模糊一樣,必須進行一番校訂考證工作,才能理清順序,分章劃段,進行研究。
地層層序劃分
編輯地層也是如此,即使整理出上下順序,又要確定地層時代和劃分出不同等級的階段,這種工作叫做地層的劃分。例如一個地區(qū)的地層,可以劃分為幾個界,某一界劃分若干系,某一系又劃分若干組,這就如同一本書包括許多頁,必須把它們分成若干章,章下分節(jié),節(jié)下分段是同樣道理。
因為一個地區(qū)的全部地層就是該地區(qū)地殼歷史發(fā)展的“書頁”。地層劃分必須有一定根據,一是以巖性為根據,例如礫巖層、砂巖層、灰?guī)r層、砂頁巖互層等; 二是以生物化石為根據,因為不同時代的地層常含有不同種類的古生物或古生物群;三是根據沉積旋回,例如某個時代從海侵到海退,沉積巖層往往表現為從粗到細 (如從礫巖、砂巖、頁巖到灰?guī)r等)、又由細到粗(如從灰?guī)r、頁巖、砂巖到礫巖等) 的有韻律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為一個沉積旋回。沉積旋回可以反映海陸變遷及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四是根據地層接觸關系,如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它們可以反映在沉積過程中地殼的升降運動或褶皺變動(亦稱造山運動);五是根據地層的同位素年齡,特別是對那些缺少化石的古老地層更具有重要意義。
地層地層對比
編輯地層的劃分是指對一個地區(qū)的地層進行時代的劃分;如果把不同地區(qū)的地層進行層位和時代的比較,則稱為地層對比。根據一個地區(qū)的地層劃分,只可了解一個地區(qū)的地史發(fā)展情況;根據幾個地區(qū)的地層對比,則可了解更廣范圍內的地史發(fā)展的共性和差異性,認識廣大地區(qū)的地層區(qū)域特征,掌握地層空間分異的規(guī)律,換言之,才可能重塑較大地區(qū)的或全國的甚至全世界的地殼發(fā)展歷史和古地理環(huán)境。
地層對比首先是地質時代或層位的對比,對比的主要根據是生物化石,如圖。在三個地點的地層中凡含有相同化石的,就可以用點線連接起來,表示它們的層粒(用A、B、C、D表示) 或時代是相同的。地點3缺失B層,可能因地殼抬升沒有沉積,也可能有沉積而被剝蝕掉了。不含化石的地層一般稱為“啞地層”,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用古生物方法進行對比,而利用巖性、沉積旋回、巖層接觸關系、同位素年齡等進行對比就成為重要方法。
如華北地區(qū) (包括東北南部)在早古生代各地具有相似的穩(wěn)定沉積環(huán)境,所以巖性的橫向變化較小,常具有相似的特征,如下寒武統(tǒng)的紫紅色頁巖、中寒武統(tǒng)的鮞狀灰?guī)r、上寒武統(tǒng)的竹葉狀灰?guī)r、中奧陶統(tǒng)的純厚塊狀灰?guī)r等,就可以作為對比的標志之一。不過,近年對微體生物化石和孢子花粉的研究日益深入,有些所謂啞地層不“啞”,可用它們作為劃分和對比地層的重要依據。無論是地層的劃分或對比,都應利用綜合的方法,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結果。
[1]
詞條標簽: